当与同事闲聊时,才发现从事煤矿行业已经12年了,“我这个煤二代,也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煤矿行业……而我的父亲,叔叔,他们曾经也是一名煤矿职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矿井,以煤为生,守护着幸福的家,岁月回眸,感慨万千……
父亲与落陵煤矿
在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的身影是高大伟岸的,肩背是宽厚结实的,是我可以爬上爬下,嬉笑玩闹看世界的瞭望台。父亲兄弟姐妹六个,他是家里老二,在那个经济贫穷落后的年代,父亲早早辍学,扛起了生活的重担。1977年,父亲进入落陵煤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在那个年代,家里有当工人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父亲很珍惜这份工作,他用大半辈子诠释了他的执着与坚韧。他将青春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落陵煤矿。后来,听父亲讲过,落陵煤矿建矿初期,采煤工作面条件极其艰苦,从乘坐罐笼下井到升井下班需要十几个小时,尤其是冬天上白班,更是连太阳都见不到。他们是爬着进入工作面,跪着扒出窝子,蹲着支护架子,坐着攉煤……他用的这几个动词,至今我还是无法想象那个画面。我知道他轻描淡写的解释的采煤过程,放到那个工作环境中是极其危险的,是我们这代人想象不到的艰难。这也是后来我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在父亲工作服裤子膝盖处加厚棉花了。
父亲工作的地方离家有二十多里地,由于三班倒的原因,早出晚归,我一个月见不到他几次,只是依稀记得他骑着一辆“大金鹿”牌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豪华的”公文包,风吹雨淋,后来变得破败不堪,拉链已经坏掉,母亲缝过的线条是那么刺眼,轻轻用手一搓,皮屑就哗哗的往下掉。直到退休,父亲也没有换掉它,它是父亲30多年奔波劳碌的见证者,也是我的百宝箱。特别是过年,父亲总会驮回来一堆稀罕玩意儿,苹果橘子猕猴桃,带鱼还有好看又香喷喷的面食花样,引来街坊邻居们的阵阵羡慕。
我的父亲没有散文诗,没有日记本,没有多余的话,他有的是一辆自行车,一个公文包,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个梦…他很平凡,他给不了我什么,却又什么都给了我。他们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我们打下坚固的基石,他们是创造者,见证者。如今落陵煤矿已不复存在,但是落陵精神却如同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个济矿人的血脉中。
我与霄云煤矿
“我的父亲和叔叔们都是在煤矿工作的,没有煤矿,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家,因此我爱这个行业,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想继续投身到煤炭事业当中”,这是我高考结束那年我的老师问我为什么选择上煤矿而没有上大学的回答。
2012年5月,怀揣着梦想来到了霄云煤矿这片土地,经历了霄云煤矿的初期建设,看着霄云煤矿一点一点发展壮大。“宝剑锋从磨砺出,苦尽甘来总是春”,2023年,通过企业的培养和个人努力,我从车间工人走向了薪酬管理员岗位,回望过去,身为济矿人,自豪无以言表。十年成长,十年跨越,在集团公司正确领导下,霄云煤矿坚持煤矿现代化智慧化标准,按照煤层赋存条件,系统研究制定采区设计和生产工艺优化工作方案,合理选型配套采掘装备,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制定工作面配采方案和源头提质措施,保障原煤产出质量。通过精耕细作,提升原煤产量,实现好煤种产好煤。从将“肥煤特色”化为生存,把“华东稀缺煤种品牌”化为发展,为企业经营创效添足“新动力”。为做到原煤在洗选流程中“吃干榨净”,获得利益最大化。扎实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通过制度、标准、流程建设,持续完善基层管理体系。用降本增效,科技创新组合拳,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为集团公司的发展交出自己的答卷。
年龄在增长,一切都在变好,成长进步,也许是缘分,也许是命中注定,从个人到团队,生命中多了一群充满亲和力的同事,如老友般,熟悉而又自然,和同事们一起培训、吃饭、工作,一切充实而简单。曾经因为整理资料加班到深夜,也因为写不出文章而抓耳挠腮,曾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征文竞赛,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增长了很多见识。在这里,我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锻炼,每天都在积累经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在企业领导们的关怀与带领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与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拼搏,与以前的自己比,现在的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与提高,韬光养晦,光而不耀,静水流深……霄云煤矿给我温暖和力量,也让我收获满满,成长迅速,我会心存感恩,用实际行动展现自我价值,贡献企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济矿人。
万家灯火,矿业情深,闲暇时光里,父亲总是会在和我聊天中询问我关于集团公司的时事,听到集团公司正在打造千亿级大型集团,不仅现代化矿井一个接一个拔地而起,港航物流、精密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多行业,营收超570亿,位列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薪火相传,代代追梦,创千亿集团,树百年能源,你我都应肩负使命,沉稳专注,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心有信仰,生而有翼,以梦为航,不负韶华,在跨越山河的奔赴中,奋力书写济宁能源新的壮美华章。
文丨张艳红(霄云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